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一等奖!这位思政课老师成为四川高校的骄傲

何文鑫 教育导报 2019-07-10

20分钟课堂教学,课后立马写教学反思并提交。台下的评委是领域内的全国“双一流”高校资深专家,台上是各省区的一等一的青年选手。竞争不可谓不激烈。


8月27日至31日,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05所高校129名选手齐聚一堂,切磋技艺,展示风采。


西南财经大学青年教师王翔宇代表四川省参赛,获得思想政治课专项组一等奖。这是本次四川省唯一的一等奖获得者。


获奖后的王翔宇


回校后,卸下比赛担子的王翔宇依然很忙。中午吃饭,他应约跟一个准备考研的学生聊天,下午两点得开会。


本报记者见缝插针,对王翔宇及学校相关团队老师进行了专访。


场上根本没时间多想,全靠平时积累

本次竞赛以“上好一门课”为理念,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个部分。比赛当天,选手从20个教学节段中抽取一个,在准备室备课一个小时后,立即进行20分钟的课堂教学,然后进入反思室,在45分钟内独自撰写500字的教学反思材料。

 

王翔宇抽的讲课排序是28号,讲《中国特色外交中的国际和平之道》。


“一个小时备课,实际上掐掉着装时间、备课室到赛场教室的时间,所剩无几,分秒必争。”王翔宇说。

 

讲课教室内只有7名评委和2名志愿者,讲课教师就把他们当成学生。“而他们是本领域的全国资深专家,丝毫不敢马虎。20分钟都有严格的流程,能自己发挥的空间基本没有。”王翔宇回忆说,从进门就开始计时,选手还得打开PPT,时间一到,立马叫停。

 

参赛的都是各省最优秀的代表,水平不分伯仲,“考的是平时的教学认真度和科研能力。”王翔宇说,讲的内容都是课本上的,关键是如何融进自己平时的观察和思考,给专家耳目一新的感觉。

 

2014年,王翔宇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毕业,来到西南财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他觉得,比赛时,专业知识帮了他大忙。国际关系涉及大国之间的关系历史,而历史深度帮助他拉高了评分。

 

“平时上课怎么上,就怎么给专家讲。”王翔宇说,他一年的上课量接近1000课时,平时上课就会将社会热点和历史线索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深入剖析问题。

 

他进一步分析说,其实选手从20个题目中任抽一个来讲,也说明大赛组委会就是想考察教师平时上课的真实状态。所以,全靠平时累积,考你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讲课中的王翔宇


团队拧成一股绳,便能过关斩将

从20个专题中任抽一个讲,也就意味着选手要对20个题目都要熟悉。

 

这个暑假,王翔宇什么事也没干,待在学校一心备赛。7月,王翔宇将20个题目过了一遍,基本耗时为400分钟。8月,他又过了一遍。

 

8月30日晚上得知分数和排名,王翔宇基本知道抱定一等奖,有点兴奋,但也并不意外。因为自己早已进行了高强度的练习。

 

他背后的团队也没有休息。本次比赛是国家教科文卫体工会牵头的,西南财大的学校工会自然也就成了校一级牵头者。“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信息中心等都参与其中,团队的力量凸现出来。”西南财大工会主席江雪珍说。

 

学校组成了专家组,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也有校外聘请的专家,为王翔宇把关。团队里还有心理学专家,礼仪教师,信息技术老师。从教学大纲的确定与修改,到PPT制作,到教学反思,20个专题,一个不落下。

 

“教学环节如何把控,教学方法的选用,都针对王老师的情况进行了提升。”西南财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远均说,培训前后,真的是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王翔宇也特别感谢团队的支持。“尤其是那个PPT,真的做得太精彩了,是加分项。”对外联络,材料申报,后勤保障,团队都分担了,他可以专心于那关键的20分钟。

 

这支团队一路过关斩将。7月,全省比赛在绵阳举行,王翔宇夺得第一。继而是全国第一。

 

“任何工作,单打独斗的影响力和成就都有限,而团队就不一样了。”江雪珍说,通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王翔宇受益,学校也可以积累经验,并推广到全校教师的发展工作中去。


讲课有干货,学生自然喜欢

王翔宇到校后,教授中国外交这门课。思政课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可能是枯燥的,但王翔宇觉得这是个误读。他的课,会有不少历史故事,学生很喜欢。

 

“上课分内容和课堂技巧,内容上有干货,学生就愿意学,毕竟进大学是求知的。”王翔宇说,技巧上,要结合具体的情景,引入热点,比如“一带一路”,新时代外交,或从段子中发现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他看来,现在的学生信息获取渠道很多,老师决不能照本宣科,要有真功夫,讲出学生看不到的,不懂的。比如,讲今天的大国关系,就得回溯历史,讲外交史,学生在知识上就有了深度。

 

这背后又离不开科研。王翔宇平时除了上课就是看书备课,研究学科专业问题,发表论文。“还有运动,足球、游泳、跑步,坚持锻炼。”他笑着说,当高校老师也是个体力活,一周得在七八个班上公共课。

 

平时与学生联系主要靠邮件,他认为比较正式。但有学生对国际关系感兴趣,甚至出国需要,也会跑到课上与他交流。前年,一个学生要去乌克兰当志愿者,来问他国际局势,中乌关系等。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学校组织的学生评课,王翔宇很受欢迎。

 

有的觉得王老师有深度,“非常有思想、有深度的老师。带给我们更宏观的视野。让我们学会从根源去分析问题。”


有的觉得他颠覆了他们对文科老师的认识,“太喜欢他了,他让我觉得原来学文科的男生也可以很有魅力。”


有的甚至成了他的“迷妹”,“男神男神男神,课好人帅还幽默,没得救了,没得救了。”

“男神”王翔宇


重视教师发展,学校的比赛比国家比赛还难

今年6月,教育部在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会上明确指出,“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要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在王远均看来,要搞好本科教育,关键是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近年来,西南财大十分重视教师的个人发展,着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打造各类平台。

 

“单独来看,这次王老师获奖,是几个部门凝心聚力,但是长远看,却是学校多年来围绕教师能力提升工作多年的累积。”王远均说。

 

王翔宇说,到校后,组织部、人事部、学院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就会一起为青年教师制定职业发展方案。学院为了教师上好课,开展了互相听课和评课活动。他从中受益不少,教学内容上如何突出重点,教学形式上如何有个性。这个习惯,他现在还保持着。

 

早在2006年,西南财大就专门成立了教学训练评估中心,对所有老师和学院的教学成果展开评估和指导,督促和帮助每个教师提高教学。这项工作一直在做,并逐步建立起“六位一体”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体系。

 

在教师培训上,学校借助慕课、翻转课堂等手段,探索着开发个性化、专题化、系列化的教师教学培训项目。仅2017年,学校就与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合作,邀请专家开展培训33场,参培教师共计1164人次。

 

王远均介绍,学校于2012年9月又设立了学生学业指导中心,动员专职教师和辅导员给学困生做一对一辅导,分阶段制定学习方案,从而打通教与学。

 

而早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前,西南财大于2007年就开始举办全校教师参与的“精彩一课”活动。后来为了与全国竞赛接轨,才改成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去年,王翔宇获得了学校竞赛一等奖。“说实话,难度比国家比赛还大。”他说,赛制同国赛,但学校教学竞赛不分组别,每个学院派一名代表。实际上要在各类学科中去比,获得一等奖更为不易。

  文  丨 何文鑫

      图  丨 学校提供

编辑 丨 郭路路

川教之声

公众号

教育导报

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